十年磨一剑 砺得梅花香——建立价值投资体系

在早些时候结束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92岁的巴菲特和98岁的芒格再度搭档,花了六个小时回答投资者的问题,以近百岁的高龄进行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这本身就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这同样也说明了,价值投资被证明是有效的投资理论。在《巴菲特之道》一书中,多位世界级的投资家都对价值投资做出了诠释,我们也在不断地读书和学习中,吸纳他们的优点,不断提炼价值投资的理论精华,以期建立雪石资产自身的价值投资体系。

在过去的5年里,雪石资产已经树立了“8不投、5不要”、“一个中心、四个坚持、四个围绕、三个永远不”的核心投资理念。我们建立投资理念的初衷,不光是要做好投资,也是希望为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对员工也有着许多正面的、长期的价值导向。

例如:

要在能力圈内做研究——精选优秀企业,事半功倍;

要做“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基金公司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打磨基本功,磨三天刀、砍一天树,而非磨一天刀,砍三天树;

要培养良好的品德——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品不好的人在股市里赚到钱;

要以年为单位持股——以十年为单位思考,以年为单位持股,以季度为单位建仓,以月为单位总结,以周为单位工作,以日为单位学习。

等等……

我们全员都始终保持学习、持续改善,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花10年的时间达到雪石资产的初步经营目标。

在投资实践中,我们坚持做纯粹的价值投资者,我们赚的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钱——最终是赚消费者(客户)的钱,而不做投机。因为投机赚的是市场上其他投机者的钱,俗称为“割韭菜”。如果我们想赚其他投机者的钱,则必须比谁更聪明、谁更能执行纪律、谁运气更好,基于一山还有一山高的原理,最终我们反而可能变成“韭菜”;而如果我们想赚消费者(客户)的钱,只需要找出优秀的公司,在低估时买入、长期持有即可,而不需要跟其他人比谁更聪明。

因此我们禁止在公司内部讨论技术分析、禁止博弈短期业绩。

我们认为投机有两种:技术派和业绩派。技术派说的是根据各种指标和参数,比如K线、均线、布林线、量价关系、波浪理论等,结合股东人数变动、基金重仓情况等,也许再加上点玄学,企图找出股票波动的规律,这种是技术派投机;业绩派说的主要是短期的业绩博弈,通过找出上市公司业绩或风口方面的规律,比如Q2的业绩比Q1要好、库存情况正在好转、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改善了,或者是当前光伏板块是市场热点,找到市场热点里面未被挖掘的冷门股,基于预判短期业绩的,这是业绩派投机。

我们挑选企业,有着许多类似于其他机构的标准和原则,但是也有一些与其他机构不同的思考角度,比如:

(1)企业的模式和数据优秀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船长遇到一艘结实的船,那是最佳的组合状态。

(2)自由现金流更多的企业。一家企业净利润可能很多,但是大部分需要重新投资转化成固定资产,相比之下可能不如净利润不多但是能够维持高比例自由现金流或者高比例分红的企业。

(3)不会被世界改变。改变世界的企业,通常都是风险很大的,一不小心就被世界改变了,而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往往是风险较小的,是适合做复利投资的。

我们不再一一例举,因为其实选股本身并非一件很难的事情,一名普通散户也可以选出伟大的企业,难点在于如何投资。我们发现,在选择的企业本身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投资失败的所有原因应当归结于“买入”这一动作犯了错误,可能是买入时机不对、可能是买错了,等等。至于卖早了、卖晚了、卖多了等不过是影响收益率罢了。因此,我们除开选股之外,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的估值,我们强调在低估时分批买入,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对企业价值进行量化的测算,并且不断验证企业价值的合理性。

挑选合适的企业之后,我们轻易不会卖出,甚至永远不卖出。我们在投资当中,不断树立“企业主心态”,把自己想象成企业的所有人,努力克服市场的影响,不受短期因素干扰。巴菲特说:我投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懂得怎么做生意;而我生意做得成功,是因为我懂得如何投资。我可以将这两种行为有效地连接贯通,我知道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结合我们的选股原则和投资心态,我们提出一个“耐商”的概念。所谓投资里面的耐商,就是耐心寻找完美的公司(商业模式)、耐心等待完美的买点、耐心陪伴公司成长。在这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错过无数的机会——忽视它们。智商高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智商高了还有害处。巴菲特说如果你的智商是160,卖掉30吧,因为不需要那么多。无数的投资实例也证明,聪明的人未必能做好投资,因为他可能不善于等待,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了。

换个角度来说,在证券市场做投资,是需要自信的。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任何人的话都不能听,只可以跟镜子里面的自己商量,然后果断做出决策。这就要求我们非常有主见,甚至需要自信到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地步。否则其他人的各种不同意见就会像噪音一样干扰我们,市场的喧嚣也是如此。但是,做价值投资又要求我们极度谦虚。我们需要不断地从别人的成功案例中吸取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要通过大量阅读来汲取营养,弥补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这些都要求我们有很好的空杯心态,能够接纳新的知识,放下自我的成见。我们必须拥有极高的判断力,判断哪些事情我们需要有空杯心态,哪些事情我们需要固执己见,哪些事情已经在我的能力圈内,哪些事情我还达不到能力圈。投资对人的要求真的是太高了,它几乎要求我们是一个完美的人。可能正是因为如此,真正能做好投资的,永远是极少数人。

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我们也想做那少数人。我们之所以认为我们可能成为那少数人,主要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努力。雪石已经走到第五个年头,我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成熟的团队和基本健全的投资体系,下一步就是不断验证和优化我们的投资体系,让它变得不可复制,从而成为雪石独一无二的品牌资产。因此我们仍将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研究能力,经历更多的寒冬酷暑,用十年的时间将雪石团队打造成一把“利剑”,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价值投资,为投资者创造稳健的、可持续的、复利的增长。


风险提示:本内容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不保证其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投资实例及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