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先生”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在投资界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他们最早都来自于西方。一种叫做有效市场假说,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认为股市是一个均衡有效的市场,所有的价格涨跌都是通过理性的“经济人”集体交易得到的,投资者想要打败市场获得超额收益几乎不太可能。另一种则认为股市大部分时间是无效或者低效的市场,可能存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从而让一部分投资者可以通过利用这种机会进行投资,战胜市场,获得超额收益。

如果你去问一个金融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同意哪一种观点,他大概率会说“第一种,如果市场是无效的,西方经济学岂不是变成了笑话”,但是,但凡去问一个老股民,他们都会告诉你:市场一定是无序的、疯狂的,否则我们怎么会亏钱呢?

事实上,当我们走出象牙塔,去直面股市的挑战,我们很快会发现:股票市场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那么有效,股票价格波动的背后,反映的是人性的弱点:贪婪、恐惧、绝望、急迫、不懂装懂、赌徒心态等等。就像卡罗尔·塔维利斯在2015年5月15日的《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评论理查德·塞勒教授的书《“错误”的行为》时所说的那样:


“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我很多年来一直觉得那些经济学家实在太有趣了,他们竟然会假设人是‘理性人’,简直太稀奇古怪了、太荒谬离谱了。人是理性的?这些经济学家是活在地球上的地球人吗?甚至早在50年前,实验研究表明,人总会一直坚持自己明显错误的决策,而不是承认错误,改变主意;人总会在吃大亏之后急于想要捞回损失,却亏得更多;人在预测错误之后只会给自己找理由,却死也不会承认自己的预测错了;如果得到的事实信息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人经常不是改变想法,而是改变信息、抵制信息、歪曲信息,甚至主动拒绝信息。”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经提出过一个“市场先生”理论,他把市场每天的涨跌想象成是由一个市场先生来决定的。在市场先生心情好的时候,他就会让股票上涨,否则他就让股价下跌,市场先生不管股票背后的公司基本面如何,股票的涨跌全凭自己的心情,偏偏他的心情阴晴不定,谁也无法预测接下来他是高兴还是难过。股市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市场先生”,它是由所有投资者共同博弈出来的结果。投资者数以亿计,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随机产生不同的想法,进而导致股价博弈的千变万化,在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里,想要预测出股价的涨跌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股票的涨跌绝不是“优秀的公司每天上涨”这样一种简单的逻辑。不过长期来看,市场还是呈现出一定的有效性的:有价值的企业的股票总是涨得比较好。

然而,正是因为市场缺乏效率,才给了投资者最好的投资机会,善于把握市场先生的情绪,是成功投资的一大秘诀。巴菲特在价值投资的四要素里,将“市场先生”的重要性与“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能力圈”、“安全边际”等同,巴菲特流传最广的一句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也正说的是要利用市场先生“离谱”的出价来进行投资决策。千万不要在市场情绪宣泄的时候为了所谓的风险控制减仓卖出,不要被恐惧支配,不要让市场先生指导自己的投资,跟随市场才是最大的风险


那么如何去判断市场先生的心情?投资者怎么知道别人现在是贪婪还是恐惧呢?其实有几个非常基本的行为标准。

一、紧盯企业内在价值。这是价值投资的基础,我们得知道想投资的这家企业到底价值如何。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市场的不理性是短期的,保不齐几个月后市场先生给你的报价就从一个很低的价格上升到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因此把握机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知道它的价值,它现在被大幅低估,那么我应该抓紧买入。很多投机者在60倍PE的时候买入一家企业,理由是:俄乌战争、疫情封控、中美危机等原因导致上证指数已经下跌了20%,该企业股票已经下跌了40%,足够低估了。这可能是A股投资者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股价的涨跌从来不是买入卖出的理由,低于内在价值或高于内在价值才是决策的依据。否则,当你以为“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了,我肯定对”的时候,其实往往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连企业的价值都还没搞清楚。此时不管怎么决策,其实都面临很大的风险,只是有些人不知道罢了。

二、知道别人为什么犯错。这是很难的一点,这就要求我们有基本的金融知识体系、较大的格局、宽阔的视野和极高的认知。知道别人为什么犯错,首先得知道自己是对的,要对价值投资有深刻的认识,坚信这一投资方法的正确性,并发自内心认可,做到这一点,基本上我们不再会去买60倍的企业,可以规避绝大部分风险。那么到底如何知道别人为什么犯错,很简单,因为我们曾经也犯错,或者我们身边的朋友在犯错。我们以近期美联储加息的宏观背景为例,市场下跌调整,我们往往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因为全球无风险利率上升,压制了流动性、降低了成长股的估值。很多投资者过分相信这种力量,并试图将各种风险事件与股价之间建立起有迹可循的因果关系,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向。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股价下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太贵了,只不过60倍是贵,80倍也是贵,到底贵到什么时候才会跌,这个我们不知道,那么这就到了我们利用市场先生的时候了:你知道他们会认为美联储加息会让股价下跌,那么你就利用这种机会。正如格雷厄姆所言“如果市场先生表现出愚蠢的情绪,你可以选择不理会或利用这样的机会”。

三、观察市场情绪指标。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股市涨了,股民们纷纷截图分享自己的收益,股市跌了,股民们闭口不言甚至不再打开自己的交易软件。这是最好的情绪指标。可惜我们无法获知每一个投资者的动作,无法窥得全貌,索性我们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做到管中窥豹,如:新基金发行的数量或门槛、市场成交量的变化、主流媒体呈现的市场情绪、投资者是否急于卖出离场等等。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曾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描述他的“市场评估指南”,其中就提到如何运用情绪指标来分析市场所处的位置,这一方法被当代价值投资者广泛运用。


读到这里,可爱的读者们大概率会觉得“说起来简单,做到很难”。你们是正确的。因为:紧盯内在价值,那么内在价值是多少,如果我能准确地知道,我也不会去投机了;如果我知道别人为什么犯错,那么我到底是不是在进行宏观投机;市场情绪指标或许可以观察,但是大家都在观察,我又该如何确保自己是唯一对的那个人?似乎这一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体系,一旦某一点没做好,一切又回到原点。是的,确实是这样,投资就是如此之难,哪怕你拥有20年的投资经验、看过上百本经典书籍、经历过多轮牛熊转换、管理过上百亿的资产,你可能也仍然难免走弯路、难免感到迷茫困惑、难免被自己的情绪淹没、难免被某一次失利所击败、难免丧失对风险的把控。


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首先是强大自己。我们应当认识到,一个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市,而是自己。我们或许在数学、金融、会计、商业等方面能力超群,但是如果不能掌控情绪,我们也将无法从投资中获利。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开投资中的情绪陷阱,我们可以从这几点做起:

一、从克服短视损失厌恶开始做起。市场下跌带来的痛苦往往是市场上涨带来的喜悦的2倍还多,这就是损失厌恶。没有人喜欢自己的股票下跌,看到股票下跌,我们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决策。短视损失厌恶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取得投资成功的最大障碍。巴菲特是一个克服了短视损失厌恶的人,所以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

二、不要被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局限。巴菲特的“将股票视为企业”、“市场先生”等投资方法,与学生们在大学里学的金融理论完全不一样。那些使用巴菲特原则的投资者,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从情绪上和心理上,已经与大多数市场上的参与者不同。他们所学的金融框架,被称为现代金融理论,如:哈里·马科维茨的协方差;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

三、与市场适度隔绝。既然股价的涨跌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弦,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隔绝与股价有关的信息。落在我们的实操中,就是做到不看盘、锁仓、删软件。虽然我们不提倡这种刻意的做法,但在修炼初期,也不妨是一种与市场适度隔绝的“笨办法”。

市场先生固然给股市带来了很多波澜壮阔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机遇。如何规避风险、把握机遇,是每一个投资者毕生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中,最关键的是自身的修炼——既包括了能力圈的修炼,也包括对自己情绪的修炼。

以上分享,与君共勉。


风险提示:本内容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不保证其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投资实例及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