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城河(二)——成本优势篇

护城河,亦称为濠,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的,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壕沟,然后引水注入形成人工河,作为城墙的屏障,具有防御作用,一方面维护城内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或动物的进入,这是古人在防御手段上对水的妙用。在防御上,护城河越宽,其防守作用越大,效果越好。天下护城河,以襄阳护城河宽度为最。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宽度就超过了180米,最宽处达到250余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南宋军民也是凭借这超宽的护城河,以襄阳、樊城两地硬扛蒙古围城达六年之久。而丢失襄阳短短三年,临安也陷于蒙古。当然了,襄阳的护城河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依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引汉江为护城河),叠加长期以来的不断拓宽、加深(战国初期,楚国为防韩国入侵,开始修筑城池与护城河),襄阳才成一座坚城,获得“铁打的襄阳”的称号。你看看,长期价值投资不仅仅适用于投资界,在军事层面是不是也同样适用?


在炒完冷饭之后,终于可以进入我们介绍投资意义上的“护城河”概念的第二篇了。在第二篇中,我们将讨论护城河里面的成本优势。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成本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除非特定的商品、服务有极其独特的优势,以及客户难以放弃的转换成本,不然相同的产品和服务人们都会选择更高的性价比——价格便宜、质量高。两件相同的产品放在客户面前,此时理性的客户一定会选择价格更低的,而不是价格高的那个。这种情况无论何时都适用,没有人愿意为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因此便宜才是硬道理(其实不仅仅是在消费场景,在价值投资理念中,也是这样)。在人们追求便宜的情况下,成本就变得至关重要,同样是卖100元的东西,一个成本50元,一个成本40元,那么成本40元的一方可以95元出售。但赚到的利润却比对手更高,这就是成本的优势。成本越低,公司赚到的利润就越多,竞争力就越强。

但是无休止地降低成本,是不是真正的成本优势的核心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降低成本,往往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为降低劳动力成本而欢欣鼓舞,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地方转移到相对低的地方,就好比一家运动鞋厂商把生产线从日本转移到东南亚,成本一定可以降低,但却不是真正的成本优势。一旦竞争对手意识到这点,他们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到东南亚制造商,进而建立起商业合作,从而降低自身的成本。所有可以被竞争对手轻松复制和学习的成本优势,都不是真正的优势(所以才会有一轮又一轮的产业转移,但是转移之后,产生大格局变化或者说因此产生大格局变化的少之又少),真正的成本优势是“竞争对手知道,却无法轻易复制,甚至不能复制的”,真正的成本优势分为四个方面:流程、地理位置、资源、规模。

一、流程

从理论角度看,流程优势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因为一家公司找到低成本的流程时,其竞争对手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模仿,从而保持当前的竞争力。但流程优势却存在于市场的竞争中,对手通常在很长时间后才反应过来,转而去模仿和学习,而此时依托流程优势的公司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从流程优势诞生,到竞争对手意识到的过程非常值得探讨——他们为什么很长时间后才开始学习模仿?

1、竞争对手的傲慢当一种新的流程出现时,老牌的竞争对手通常会持观望态度,并且有些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直到新流程优势凸显后,他们又经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这些竞争对手通常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为这种新产物不能长久存在;另一方面是公司需要付出的代价,换掉固有流程,开展一种全新的模式需要大量的投入,巨大的成本往往让很多公司避之不及,宁愿保持当前的模式不作为。老牌对手面对新事物的态度,经常会成为“愚蠢”的决定,导致公司错失良机(其实这种路径依赖在很多投资者身上也经常发生,自我屏蔽对于新事物、新变化的兴趣。直到发现业绩很差时,才慌不择路的做出改变,经常会出现两面打脸的情况)。

2、新进者的无力

新进入的竞争者,几乎都会选择成本更低的流程维持生存,但他们面对的都是成熟的对手,很难有所作为。其次,即便新进者可以复制流程,也不会在短期内破坏行业规律,发明流程的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发展期,形成短暂的护城河。

总结一下,流程优势在整个竞争环境中,只是短暂的护城河,只要对手能够全面复制,优势就会全面崩塌。

二、特殊的地理位置

每个人(喝与不喝的其实都一样)都认为茅台酒好,标价1499元每瓶(500ml)的飞天茅台通常真正的售价在2700元以上,茅台为什么好?因为其与生俱来的稀缺性。

茅台酒的产量是有限的,取决于四年前生产的基酒数量,更重要的是茅台镇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赤水河、盆地地形以及环境孕育的特殊的菌种。茅台酒只能在茅台镇核心地区生产。一旦离开茅台镇,就无法酿造出原汁原味的茅台酒(茅台酒厂也做过相关的异地建厂尝试,以失败告终)。这也是为什么茅台的酿造流程早已公之于众,却无法复制的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是茅台最强的竞争力。

除了自身环境特殊外,之前提到的转换成本中也有几种行业具备地理优势。比如水泥,没有任何地区愿意在其周边新建水泥厂,而矿石的开采权也不是到处都有的,导致水泥厂可以形成局部的垄断,拥有覆盖区域内的定价权。垃圾场、污水处理站等与环境挂钩的产业也具有地理优势。

所谓的地理优势,就是公司所在的位置可以为公司提供强大的竞争优势,将对手拒之门外,形成独有的护城河。

三、独特的资源

公司的资源优势往往都是依托地理位置存在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比如曾经有一个煤炭股,从它的名字就知道,当其它煤炭企业需要付出大量成本去挖掘、开采煤炭时,它的煤矿是露天的。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得它的开采成本要低很多。这种依靠自身的环境获取成本更低的资源,从而增加公司的利润。

自然地形有时候也能提供更低的成本。美国中西部的大平原地形,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种植,相比较其它国家的没有规整的地形地貌,其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要有优势的多。很难想象,一个日本新澙县的农民,在自家一亩多的稻田上生产出农作物,可以和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机械化农场的农作物在价格上进行任何意义上的竞争。再比如水利发电行业,拦水大坝往往造在地势落差相对较大的地方。

寻找资源优势的公司,需要先找到拥有独特地理环境的公司,资源往往与环境密不可分,很少会单独存在。

四、规模的优势

有时候规模越大,成本可能会越低。随着公司在外节点的增加,相互之间的连接线会呈几何倍数扩张。在所有节点覆盖的区域公司就会拥有成本优势,如果只有很少的节点,输送商品就需要从远方运输,拥有大量节点之后,完全可以采取就近原则,降低时间和距离的成本,这是快递、物流等需要中转行业最常用的布局模式。

其次,是公司自身的规模,公司的规模越大,就可以把成本分摊到更多员工、器械上面。通过生产的周转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会计手段之一,通常都建立在规模优势之下。

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也可以被取代,需要对手的规模超越公司才能取得优势,想要超越对手的规模又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很少有公司愿意这么做,因此规模优势的护城河又非常牢固。当然这个优势最容易被打破的情况是,某些国家可能经过一些补贴或者设置贸易壁垒,扶植本国产业,进行非市场化的竞争。

一家公司是否具备成本优势,就看这种优势是否能被轻易复制。只有很难复制、无法复制的优势才是真正的成本优势。在四种成本优势中,流程优势最薄弱,其次是规模,环境和资源是最难被复制的成本优势,这点想想茅台便知。

护城河第二篇就到此为止了,下个季度,我们将继续这个系列,敬请期待。

风险提示:本内容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不保证其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投资实例及投资建议。